盬子鸡

时间:2024-05-14 14:24:57编辑:米尔

盬子鸡又名紫阳鸡、子阳鸡,这道菜的炊具与食材都与众不同,历史悠久,其制作技艺更在2011年4月进入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
选材为新鲜的土公鸡、腊猪蹄、干茶树菇等,再用特制器皿(土陶或紫砂)?子“坐”进铁锅汽蒸至少4小时,化汽成汤,借汽蒸熟,吃起来清香浓郁,淡雅爽口,十分适合养生。

烹制工具初看是一只普通的陶瓦罐,圆柱体形,中间有些凸出,很像乐器中的“鼓”,名字叫“盬(gǔ,音古)子”。

这个“盬”是个不常用字,不注音的话,很多人都不认识,盬子也只有奉节竹园镇的乡间民窑烧制。 盬子鸡的出现,是人的迁徙流转和地理气候共同造就的。

盬子鸡的发明人是一位湖广移民。明末清初,川渝战乱频发,灾荒瘟疫造成人口锐减。奉节竹园镇更是田地荒芜,十室九空,因此有了历史上第二次湖广大移民。盬子鸡创始人龚绍虞一家也在其中。

到达奉节县城后,龚氏家族分散各处,龚绍虞带着家人进入了竹园镇。

竹园镇年平均气温不超过18℃,是个阴冷潮湿的地方。当时食物匮乏且不易保存,多为腊肉干货。为了改善生活,龚绍虞开始研究厨具和做菜。

家乡的蒸菜是龚绍虞的灵感来源,但腊肉干货更适合炖,而不是蒸,怎样用蒸法做出汤呢

经过无数尝试,换了各种器皿之后,他终于能够“化汽为汤”。

食材放进陶罐,无需加水,热气上升预冷凝结,自然就有了汤水。

后来的美食家们对盬子有很大的兴趣,专门建了盬子窑,不断改进创新,从独眼盬子发展到了三眼盬子。

最初气管是在陶罐内部,占用食材空间,到第三代盬子时,气管设计在罐体外。三眼、四眼盬子出现,已是民国时期,后人对这道菜的摸索从未停止。

有人把吃盬子鸡分为“一看”、“二闻”、“三品”、“四养”......

一看汤色纯亮,可视锅底,肉与萝卜,原地未挪

二闻,原生原味,醇厚绵长,冉冉飘香,透过厅堂

三品,勺筷探取,骨肉分离,肥而不腻,汤醇味美

四养,生态天然,绿色健康,阴阳补益。

人们都说:常吃壹?子,健康一辈子!

鸡和高山腊肉交混合,配上风干萝卜的独特味道,香味无穷。

上一篇:公路车推荐

下一篇: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