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85旅

时间:2024-06-19 18:45:17编辑:米尔

1937年,侵华战争爆发,国共统一战线,全面抗战开始。

8月25日,经过国共双方的反复谈判,确定将红军主力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,下辖第115师、第120师、第129师和总特务团,每个师又有两个旅,共六个旅,是我军的绝对主力。

这六个旅的首任军政长官分别是谁?建国后他们的军衔和职务如何?1955年谁获得的军衔最高?

115师:343旅、344旅

八路军第115师是由工农红军第一、第十五军团主力及陕南红军第七十四师合编而成的,林彪任师长,聂荣臻任副师长,下辖343旅和344旅,旅长分别是陈光和徐海东。

陈光1905年生于湖南,1926年在家乡从事农民运动,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,1928年参加湘南起义,同年跟随朱德上了井冈山,开始了革命生涯。

在三个师中,陈光所处的115师实力最强,出征的第一战便打了胜仗,以平型关大捷创造了中国抗战史上的一个奇迹。

在平型关大捷、广阳大捷等各个战役中,我们都能看到陈光的身影,这足以说明陈光的不凡,他卓越的指挥才能和战术素养更是在陆房突围中体现得淋漓尽致。

1938年3月,115师师长林彪在一次晨练中不幸受伤,陈光临危受命,出任115师代理师长,罗荣桓任政委。

罗荣桓

12月下旬,依照中共中央军委的决定,陈光和罗荣桓率领115师向山东进军,深入鲁西。

他们的进发威胁到了盘踞于山东的日军,八路军的深入让他们如鲠在喉,不肯让步。

于是,次年5月下旬,日军派出其在山东的最高指挥官尾高龟藏,亲自指挥5000余日伪军,带着先进的武器兵分九路,扫荡鲁西,试图找到115师,决一死战。

敌军人多势众,又兵分几路进行地毯式的搜寻,115师很快陷入了敌军的包围。

恰逢罗荣桓去东汶支队检查工作,不在军中,指挥的重任落到了陈光一人肩上。

陈光本想带领部队趁着凌晨的夜色向北转移,未曾想中途遇到敌人,被迫退居陆房一带。

事已至此,大战不可避免,陈光反应迅速,命令各部队占领阵地,伺机冲出重围。

次日,天光微亮,日军就迫不及待地出动了武器,发起猛烈的攻势。

一时间,飞机的呼啸声、枪声、炮声和手榴弹声一声接一声响起,在小小的山头回荡;战地附近硝烟弥漫,被枪炮炸成了人间炼狱。

面对如此险境,陈光没有退缩,命令各部队不惜一切坚守阵地,先坚持下来,再伺机进行夜间的突围。

战斗在黄昏暂时告一段落,敌军停火,打算次日清晨再次进攻。

陈光抓住这来之不易的机会,紧急和部下商讨突围的路线、时机和具体安排,于当晚10时后,带领部队兵分两路突出重围,安全出逃。

陈光

这一战,为坚持泰西根据地、开创山东抗战新局面保存了骨干力量。

这样的战斗,陈光一生历经数次,他跟随中国共产党走过了各个历史阶段,南征北战、出生入死,是一个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。

只可惜他于1954年逝世,未能评上军衔,但他的贡献、他的英勇事迹将被世人永远铭记。

115师的另一个旅是344旅,其旅长为徐海东。

徐海东出身贫寒,当过11年窖工,25岁时加入中国共产党,随后四处征战,常年昼夜不分地奔波于各个战场上,身体落下了病根。

1932年,徐海东为了组织失散的部队,连续工作了23天没有上床睡过觉,好不容易有时间休整了,一到达目的地,他倒头就睡,一觉竟睡了30个小时,当他醒来后翻身坐起时,一口鲜血喷涌而出。

后来他在华北打仗时又历经高强度的战争,病来如山倒,他无力支撑,只好回到延安休养。仅仅数月之后,他就再次请战,奔赴华中,与皖北一带艰苦战斗,无奈心有余而力不足,他又一次被疾病压垮,带着遗憾回后方休养。

当时医疗卫生条件不好,患病多年以来,徐海东一直靠着中草药维持生命。

直到1947年他被送到大连第一次做X光透视,才被发现肺部的大部分功能早已丧失,连为他做检查的军医都忍不住感叹,他能够顽强地活下来,简直就是医学上的奇迹。

1955年9月27日,徐海东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军衔。

徐海东

很多人疑惑,为什么这样一个长期远离战场,没有进行军事指挥的人,会被授予大将军这么高的军衔呢?

徐海东本人也曾开诚布公地提出这一点,但当时毛泽东给出的回应是:“徐海东不但要评大将,而且大将里面要排第二,仅次于粟裕”。

毛泽东之所以会给出如此高的评价,是因为徐海东为党做出的贡献可不小,他曾经在中央红军最困难的时候雪中送炭,帮助毛泽东和中央领导度过了一段黑暗的时光。

1934年11月,红军开征开始,徐海东率领的25军一路突围,从皖西转移到鄂东北,随后北上抵达西安附近,再西征甘肃。

在徐海东的指挥领导下,这支队伍成了长征队伍中唯一一支增员的部队,也是唯一一支创建了根据地的部队,给予了当时处于困境的中央红军巨大的支持。

这些事迹只是徐海东诸多贡献中的冰山一角,大将军这个军衔,开国大将这个称呼,徐海东实至名归。

徐海东

第120师:358旅、359旅

第120师下辖358旅和359旅,其中358旅的旅长本为卢冬生,但当时卢冬生身体抱恙,被派到苏联疗养,未能到职,由张宗逊代任旅长。

任358旅旅长后,张宗逊率部征战,消灭了大量日伪军,缴获众多物资,立下赫赫战功。

1938年, 日军为了打下山西,集结了大量士兵,随时准备进攻。

贺龙得知这个消息后,立刻下令让张宗逊带领358前往山西阻止太原日军。

战争一触即发,激战中,张宗逊冷静分析敌情和地形,果断下令让716团正面攻击敌军,而715团负责从两侧截击,形成包夹之势,打日军一个措不及防。

血战一直持续到傍晚,最终日军惨败,358旅缴获大量物资。

同年2月,日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领了山西宁武、神池等七座县城,张宗逊收到消息后,立即带兵赶去支援。

当时正处隆冬,由于物资短缺,很多士兵只能光着脚在雪地里作战,但即便如此,在张宗逊的领导下,他们个个奋勇当先,打了几个小时丝毫不见疲态。

这场战争以日军溃败告终,385旅又一次击退了日军,也缴获了敌军山炮和汽车等一系列珍贵的武器装备。

滑石片伏击战亦是如此,张宗逊率部将日军109师团全的蚋野大队共700余人全部歼灭,收获了山炮2门,轻重机枪30多挺,枪支弹药无数,还有153匹战马。

难怪很多部队的部长听说他的英勇事迹后纷纷竖起大拇指,叫他“缴获大王”。

后来,张宗逊任西北野战军第一副司令员,协助彭德怀牵制胡宗南,解放了大西北。

1955年,张宗逊被授予上将军衔。

解放军第359旅的旅长是陈伯钧,比起这个头衔,陈伯钧更为人熟知的是其与毛泽东的深刻渊源。

1927年,17岁的陈伯钧加入了南昌起义的部队,在江西铜鼓遇到了毛泽东。

他与毛泽东打了招呼,两人进行了亲切的交谈,期间毛泽东还给他讲了很多革命道理,陈伯钧对毛泽东的敬佩之情从此愈发深刻。

后来,陈伯钧跟随毛泽东在井冈山成立工农革命军教导队,担任副队长一职。

在那里,陈伯钧因一次枪支走火不慎打死了战友吕赤,在组织商议处置陈伯钧的方法时,不少人都认为陈伯钧虽无故意杀人之心,但杀人偿命理所当然,应当严惩。

毛泽东考虑到红军干部缺乏,且两人感情深厚,若真让陈伯钧偿命,他于心不忍,于是为陈伯钧辩护说,目前红军急需人才,本来大家就失去了一个好同志,在这紧要关头,不能再失去另外一个了。

此话在理,众人再三商议后,决定处陈伯钧留党观察,同时打40大板,陈伯钧的命就这样被毛泽东救了下来,他跟随毛泽东,拥护共产党的决心也更加坚定。

后来红军长征,陈伯钧带领第5军团13师,负责掩护中央纵队,为红军主力殿后,多次打退敌军追击,获得了“铁屁股”的美誉。

1936年,在中农红军一、二、四方面军胜利会师前夕,毛泽东曾亲笔为陈伯钧写信,信中称其为“红军干才”,肯定了陈伯钧的功绩。

1955年,陈伯钧被授予上将军衔。

战争期间,除了重病无法提笔写字外,陈伯钧一天不落地坚持记日记,为我们留下了一部完整的红军长征日记,一份珍贵的历史资料。

1987年,《陈伯钧日记》第一册正式出版,由徐向前元帅题词,“陈伯钧同志的光辉业绩,是永不磨灭”的,它必将永垂青史。

第129师:385旅、386旅

八路军第129师由红军时期的红四方面军改编而成,由刘伯承任师长,徐向前任副师长,下辖第385旅、第386旅及教导团、特务、工兵等。

抗日战争时期,第129师战绩辉煌,参加大小伏击战、游击战数千起,歼灭日伪军42万余人,从9000余人增员发展到近20万人,为发展解放战争世纪,晋冀鲁豫野战军打下了基础,因此,129师被称为最能打的一个师,在八路军的三个师中知名度最高。

第385旅的旅长是王宏坤,他原名王宏春,出身于湖北,是开国大将王树声的堂弟,正是在堂兄王树声、王幼安的影响下,王宏坤走上了革命道路。

王树声

王宏坤在土地革命时期就先后担任红军排长、连长、营长等职位,一路做到了军长、军政治委员,曾参加鄂豫皖苏区的数次反剿斗争和长征,参与指挥数十次战役、战斗,为红军长征的胜利做了不小的贡献。

1937年,红军改编,王宏坤由军长降职为旅长。

不久,部队奉命奔赴抗日前线,王宏坤则带着一部分人留守陇东,防护陕甘宁边区西南面。

当时许多人听说他是常胜将军,纷纷报名参军,部队很快增加了1000多人。

但王宏坤是放牛娃出身,在他看来,自己没有什么文化,水平适应不了革命工作的需要,恐怕难当重任,于是屡次申请去延安学习深造。

王宏坤

毛泽东被他的上进心打动,向抗日军政大学的负责人写了一封介绍信,王宏坤就这样从旅长变成了一个学生。

解放战争时期,王宏坤又出任冀鲁豫军区副司令员兼第六纵队司令员,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十纵队司令员兼桐柏军区司令员等重职,带领部队参与淮海、渡江等战役,成为创建我国人民海军的领导人之一。

1955年,王宏坤被授予上将军衔。

第386旅的旅长相信很多人都有所耳闻,他就是赫赫有名的陈赓将军。

在抗日战争期间,日军一直把第386旅视为眼中钉、肉中刺,甚至将“专打386旅”和“专打陈赓”的字样贴在车上,四处追寻386旅,想进行决战。

这些大快人心之事的发生,离不开陈赓灵活多变的战术指挥。

陈赓不拘小节,善于用最小的损失换取最大的胜利,他多次指挥部下对日军进行出其不意的攻击,让对方气得牙痒痒。

陈赓

一次深夜,第386旅在夜色的掩护下,伪装成普通人偷偷靠近日军,许是日军轻敌,并没有把他们放在心上。

后来386旅发起进攻,日军才惊觉己方遭到暗算,但这时已经晚了,进攻完的八路军早已溜走,不知去向。

西安事变后,386旅奉命前往抗日前线,在战斗中始终奉行打得赢就打,打不赢就跑的战略,巧用伏击的方式让日军吃了很多暗亏。

他们在山西平定县进行了两次伏击,均大获全胜,打死日军400余人,缴获骡马400余匹,军用物资若干,伤亡仅50人。

后来,日军在追击第386旅的途中,又一次轻敌,被骑兵连设计引入我军早早布置好的陷阱中,全军覆没,遭受重创。

经此一役,陈赓和第386旅的名字广为人知,一时间我方士气大涨,他们的英勇形象也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,至今不灭。

陈赓的伟大成就远不止于此,他对红军长征、解放战争的胜利也做出了巨大贡献,一生追随中国共产党,致力于人民解放、国家兴盛。

1955年,他被授予大将军衔。

战功赫赫,皆为英雄

细数八路军的六位旅长,除了陈光不幸过早离世,其他五位均因自身在战场的优异表现荣获军衔。

但其实,现在来品评他们中谁的军衔最高,谁的功绩最多,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。

在那个艰难的岁月,是他们及战友顶着内忧外患,顽强抗争,无数次征战抗日前线,或置自身性命于不顾与日军决战,抑或运用灵活的战术让敌方不知不觉处于死地,如此八年,终于击退敌军,保卫了祖国的平安。

在他们所立下的赫赫战功面前,一切出于攀比和娱乐的品评似乎都显得苍白,他们都是党的忠诚斗士,是中华民族的伟大英雄,他们都值得永远被记得、被尊崇、被学习。

上一篇:切线长

下一篇:没有了